四川日報 2017年08月14日
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逾40億元
本網訊(敬松 朱雪黎)記者近日從省政府網站獲悉,上半年我省藏區飛地產業園區共實現工業總產值40.8億元。鼓勵藏區與內地合作共建產業園區,“飛地”發展,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已成為我省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重要舉措之一。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藏區“飛地園區”通過打破地域界限、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藏區是長江、黃河的源頭地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但工業等產業發展是短板。通過與省內相對發達地區合作共建“飛地園區”,產業集聚發展優勢更明顯,“飛入地”也可借園區享受藏區用地、用電等政策、指標。園區固定投資、產值、稅收等指標,雙方則按比例分成、共享。
目前,全省已建成都—阿壩工業園區、甘孜—眉山工業園區、成都—甘孜工業園區和德陽—阿壩工業園區4個藏區“飛地園區”。以最新建立的成都—甘孜工業園區為例,園區建設由“飛入地”成都市和邛崍市共同負責,甘孜州不投入資金,也不承擔相關債權債務。園區招商引資引進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和年度稅收地方所得部分,成都市和甘孜州按4:6比例分享。上述負責人表示,最早建立的成都—阿壩工業園區也將采用這一機制。
“飛地園區”固定投資、產值、稅收按比例分享,已成藏區經濟的重要載體之一。以甘孜—眉山工業園區為例,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1億元,工業入庫稅金326萬元,招商引資到位7.4億元、完成目標任務67.2%。按照協議,這些指標甘孜、眉山兩地將按5:5分享。
為加快助推“飛地園區”成為藏區經濟增長新引擎,我省相繼制定出臺《推進藏區飛地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支持政策》《四川省藏區飛地產業園區布局和發展規劃(2016—2020)年》《四川省藏區飛地產業園區產業發展指導目錄(2016—2020)年》等相關文件。目前,藏區飛地產業園區年度用地計劃動態管理機制、合作共建雙方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調劑使用機制已建立。藏區“飛地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納入藏區規劃,“十三五”規劃投資3.75億元。
財政支持方面,今年省級產業園區發展引導資金已向4個藏區“飛地園區 ”共 計 安 排 1200 萬 元 。2017年-2020年,這一數字將不少于3750萬元。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也體現在“飛地園區”產業方向上。集聚發展綠色、高效的新興產業,成都—阿壩工業園區已形成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產品生產、資源再生利用、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集群等優勢產業。截至2016年底,該園區已累計簽約引進天津巴莫科技、上海同捷科技、杭州士蘭、康力電梯等重大項目107個,協議總投資317.4億元。甘孜—眉山工業園區以“新能源、金屬新材料”為主,鋁、硅兩大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正加快發展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