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3月17日
明晰思路 壓實責任 推動各項工作有新成效
本網訊(記者 張濤)3月13日,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深入新龍縣開展工作調研。他強調,新龍縣委、政府及全縣干部職工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明晰思路、細化工作、壓實責任,在社會穩控、城鄉提升、產業發展、干部作風轉變上狠抓落實,切實推動各項工作有新成效。
州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吉祥參加調研并出席匯報會,分析了新龍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對新龍的發展民生穩定工作提出要求。
通過實地調研和聽取匯報,肖友才指出,從新龍縣的縣情和現狀來看,新龍縣有很多的優勢,但也有不少劣勢。雖然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定成績,但全縣經濟量小質弱,多項經濟指標在全州、全省墊底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他要求新龍縣的各級干部要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省委“根據民族地區的資源稟賦和階段性發展的成果,走出一條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良、各族群眾和諧共富的路子”的要求,以背水一戰和不到黃河心不甘的決心,始終堅持以發展保穩定、以穩定促發展,切實推動各項工作有新起點、新成效。
就如何抓好當前的各項工作,肖友才強調,要全力抓好社會穩定。新龍縣維穩工作任務繁重,必須以鐵的手腕強力整治治安環境,要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壓實穩定工作責任,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糾紛,要在偵破大案積案上下功夫、見成效,提升平安建設滿意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肖友才指出,要全力抓好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沒有產業發展就沒有經濟社會發展。新龍縣要優化農牧業產業布局,持續調整農業結構,深入實施養殖犏牦牛1萬頭和種植黑青稞、油菜、馬鈴薯各1萬畝的“四個一萬”工程,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牧加工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引領作用,把特色資源變成特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徹底打破農牧業發展“散亂小”的現狀。要在實行最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適度開發優勢礦產業,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協調處理好政府、企業、群眾之間的關系。要進一步明確思路,培育壯大支柱產業,讓“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相互推動,深度融合發展。
肖友才指出,要全力抓好全域旅游。要圍繞最具代表的“新龍鍋莊”“藥泥面具”等民族文化和獨具特色的銀多紅山、拉日馬、措卡湖、雅礱江大峽谷等自然景觀,主動融入環格薩爾機場旅游環線和環貢嘎山旅游環線,加快景區開發力度,以大膽開拓的思路和智慧的工作方法,把新龍全域按照景區景點來打造,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全域旅游加快發展,以旅游經濟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肖友才要求,要全力抓好城鄉提升。按照“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為重點突破,以體現本地民居特色、展現康巴風情為重點支撐,堅持風貌改造、設施提升、違建拆除、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文化特色、亮化綠化美化“七管齊下”,做到一次規劃、一次建設、一次展新顏。要緊緊圍繞“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的要求,加強城鄉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力整治土地亂象、垃圾亂倒、亂搭亂建、污水亂排、攤位亂擺、車輛亂停、施工亂象、經幡亂掛、廣告亂貼等“九亂”現象和“九子一線”問題,切實根除“臟亂差”頑疾,年內必須大變樣,兩年實現展新顏。
肖友才強調,要全力抓好干部作風。各級干部是開展好各項工作的決定性因素,是抓好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強基石。新龍縣全體干部要按照州委的要求,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見效”大討論活動為契機,強力推進干部作風建設常態化,發揚苦干實干拼命干的精神,使全縣干部職工在思想解放中統一思想,在作風轉變中凝聚力量,在工作落實中展現形象,以對黨忠誠、務實作風和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州政府秘書長,州發改委、州財政局、州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