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建議,以發展藏區特色旅游為抓手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鐘振宇
全國兩會召開前,記者走進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省旅游局副局長鄭學炳的辦公室,墻上巨幅四川地圖中,藏區景點被特別標注。去年,鄭學炳曾10次進入藏區。
今年全國兩會上,鄭學炳和其他14名委員,聯名提出《以發展藏區特色旅游為抓手解決民族地區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的建議》提案,這是赴京前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最多的一份提案。
在委員們已形成的提案中,還有《開發建設G318/317川藏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的建議》等多份提案聚焦藏區旅游,呼吁從國家層面支持四川藏區旅游業發展。
數據:去年四川藏區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1.8%
為何提出這份提案?鄭學炳拋出兩組數據。
——四川藏區貧困面廣、貧困度深,所屬32個縣均為貧困縣。
——全省50%以上的世界級、國家級旅游資源分布在藏區。2015年四川藏區旅游總收入達392.96億元,同比增長21.8%。“四川藏區的長治久安離不開堅實的經濟基礎。”鄭學炳說,旅游業是四川藏區最具潛力、最具優勢、最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王福耀也認為,旅游扶貧不僅是造血式扶貧,而且是開放式扶貧,外界的新觀念、新思維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市場化的經營方式迅速涌入藏區,可以帶動藏區群眾在精神文明上脫貧,推動藏區由傳統轉向現代、由封閉轉向開放。“當前四川藏區交通瓶頸問題仍然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滯后,旅游資源挖掘和開發不夠,資源優勢尚未轉化成經濟優勢。”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旅游局局長多央娜姆說,四川藏區的九寨、黃龍已蜚聲在外,但還有大批景區藏在深山人未知。此外,多數景區的旅游產品還停留在土特產階段,附加值較低。
建議:將藏區旅游業發展納入國家“十三五”發展總體戰略
我省已編制《四川藏區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但由于只是省級層面規劃,難以與周邊省區市旅游規劃銜接,沒有中央專項政策支持,尚未形成明顯的規模和品牌效應。
委員們建議,將藏區旅游業發展納入國家“十三五”發展總體戰略,從國家層面確定藏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經濟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把四川藏區作為全國旅游扶貧試驗區,圍繞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城鎮鄉村,重點規劃建設好中國最美景觀大道—G318/317川藏世界旅游目的地,爭取將其打造成“十三五”時期中國推向世界的國際旅游精品。
“藏區旅游景區間通聯度差,沒有形成環線,如香格里拉旅游環線,提出了多年仍未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委員們建議,要大力推動藏區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加強區域合作,從國家層面研究整合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旅游資源,建立健全西藏和四省藏區全域旅游協作機制,統籌做好規劃、保護、建設、開發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