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6月29日
德格投入5000萬元復刻《大藏經》 已復刻近半部《甘珠爾》經版15000余塊
雕刻藝人正在刻經版。
本網訊 15名雕刻工匠平聲靜氣、躬身作業,或刻、或鑿,手法嫻熟,一段段藏語經文在木板上精美凸現。這是記者6月14日在德格縣文化館三樓大廳看到的《大藏經》復刻現場震撼一幕。
德格印經院是藏傳佛教最為重要的佛教經典印制中心之一。從1729年創立以來,這里一直延續著古老的手工印經傳統。德格印經院保存著32萬余塊木刻印制版,內容涉及宗教、歷史、文學、藝術、天文等,包括享譽世界的德格版《大藏經》。
由于德格印經院所印經書要供應藏區各地,長年使用使經版磨損日益嚴重,近年來又很少補刻,經版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德格縣委、政府面對《大藏經》古經版嚴重磨損的情況,經過多方論證,決定對《大藏經》進行復刻,斥資達5000萬元。
德格縣政協副主席、縣民宗局局長桑登介紹:“《大藏經》復刻工程于2014年4月10日正式啟動,從西藏昌都地區購買了104000余塊紅樺木作為經版用材打磨成型,并聘請來自西藏自治區江達縣和德格本土的50余名雕刻工人,采用傳統的手工雕版工藝對《大藏經》經版進行復刻,最終形成一套全新的經版副本,以滿足印經院日常印經活動和旅游市場的需要。復刻完成后,將采用高新的現代技術對原有的《大藏經》經版進行保護、保存和收藏。
德格籍雕刻工匠格絨介紹說:“這是一項技術活,所有的文字都需要反刻在紅樺木上,我們大概六到七天能完成一塊經板的雕刻。雕刻完成后還要經過五次的校對,有錯的進行再次校刻,最后在雕刻好的經板上涂上酥油晾曬,一塊復刻經板才算完成。”
在德格縣文化館,記者見到復刻完工的經版用氈布分類包扎堆放好。據桑登介紹,《大藏經》分為《甘珠爾》和《丹珠爾》兩部典籍,近10萬余塊經版,其中《甘珠爾》經版為33101塊。截至目前,已完成《甘珠爾》復刻雕版15000余塊,預計再過三年能完成整部《甘珠爾》。在完成《甘珠爾》復刻工程后,將對《丹珠爾》進行復刻。謝臣仁 記者 田杰 縣委中心報道組曹夢 文/圖